每日好文分享之春见与苏衡17
第十七章:连熹
想清楚这些,春见起身,往西厢走去。
答案就在眼前了。
快步走到门口,大舅妈淳于溪坐在刚刚大舅淳于山坐的板凳上,正仔细盯着苏衡,床上的人儿还在安眠。
“大舅妈。”
“来了啊。”
“嗯,大舅妈你先去休息吧。”
“好。”
淳于溪起身,跺了跺发麻的脚,失望地出了门,刚刚她在这里呆了30多分钟,一个字都没从苏衡口里问出来。
“是老娘年纪大了,声音魅力不足了?”
春见立在床前,看苏衡的睡颜。刚刚从峥嵘亭往西厢走的路上,她明明是下了决心,可是现在看到他的脸,感觉话到嘴边,又无从说起了。
人都说凡事都得拿出勇气来,可是...真的好难,尤其是对这种未知的、不知后果的事。
盯了苏衡好久,春见也看困了,反正他还没醒,她干脆就先眯一会儿。把凳子移到床前,趴在床上,拉住苏衡的手,安稳睡觉。
入梦。
满目都是大红色,好像是谁的婚礼。宾客盈门,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喜气。她像是一只游魂,荡在人群之中。
正厅一群老头交头接耳,无趣的很,春见跟着一个穿着长衫的少年荡到了后花园。
那个少年手里握着一卷书,走到了园子的木桥上。春见瞧见他站着没动,就顺着他的眼光,也低头看水池。
水很清澈,春见放佛能看到男子的眼眸印在水波中。池子里只有一尾鱼,通体蓝色。少年凝视着蓝鲤鱼,蹲下来,轻轻叹了声:“我这样做是不是太自私了?”他像是自言自语,又像是对着池子里的蓝鲤鱼在说话。
蓝鲤鱼当然没有回答他,它扭了鱼尾,把鱼屁股对着少年。少年干脆坐下来,盘腿看起书,没翻两页,突然暴躁起来,顺手一撕,一页泛黄的纸飘落进了池水里。那蓝鲤鱼张嘴一咬,带着纸窜到了池底。少年看着手中的《利若卷》,发愣。
那时候他说他要修习佛法,等大哥成家之后,他就离开家里,远离尘俗。大哥一向支持他的选择,没有责怪没有埋怨,第二天就给他寻来这本难得的古籍。
他原以为,他会按照自己的规划,继续自己的人生路。
可是,他背叛了大哥,背叛了佛祖,他不仅对女人起了妄念,还对大哥起了歹念,这一切的一切,都是由那个上元节之夜开始的。
长街灯会,明灭烛火间,那张脸,永远印在了他的脑海里。
他爱上了那个人,那个世界上他最不该爱上的人,大哥的心上人。
去年的上元节那天,他困在自己的院子里看书,长久的伏案,让他的肩膀酸痛难忍,视线也模糊起来。
书房正对着的就是一池碧水,月亮那么圆那么美,他也无意去看。正当他准备起身去沐浴的时候,窗前传来敲门声。
“连城,今天是上元节,随大哥一起去街上赏灯吧。”是大哥连熹。
“大哥你去吧,我没兴趣。”他对着窗回答。
“哗”一身,连熹推开木窗,连城瞧见窗外温柔的月色,突然有些心动。
“走吧,这可能是你和大哥最后一次过上元节。大哥带你去见一个人。”
连城心下明了,他曾对大哥说过,等大哥成婚掌家之后,他就离开家。那这次大哥带他去见的,想必是一个女人。
“好。”他应声而出。
兄弟而人步出魏府大门,朝着最热闹的洛雨街走去。
两人走上池桦桥,往右望去,洛雨长街,灯光如昼,人群熙熙攘攘,好像能听到孩童的嬉闹声。
步下池桦桥的时候,杨柳枝随风而起,挠了一下他的额心,他心下一动,突然调皮起来,侧头问旁边的人:“是去见大嫂吗?”
“嗯。”连熹沉声回答,嘴角不自觉扬起了笑意。
少年老成的魏家大公子何时有过这样的笑容,魏连城突然对那个女人有了好奇心。
“其实,身边有那么一个人还是不错的,你…”魏连熹停住了嘴,没有继续往下说。
他虽没说,但连城知晓他的意思。可他已一心向佛,心上怎能再放他人。
两人往右走了200多米,仍旧没有见到连熹口中的人。看着大哥逐渐放松的面容连城开口问:“你们约在了哪里?”
“她说她在最热闹的地方。”
“你知道在哪儿吗?”
“往前走,我会知道的。”
两人继续往前走,人群越来越密集,孩童们手里拎着灯,四处游窜,稍大点的领着小娃儿,还有一群不放心的爹爹娘亲跟在后头,嘴里念叨着:“慢点!慢点!当心啊,当心。”
孩童们哪里管这么多,只管往前跑。很久没有身处这么喧闹的环境里了,魏连城觉得很不适应,他轻轻抚额,对连熹告饶:“大哥,人我下回你们成婚的时候再见吧,我先回去了。”
连熹听闻,一把抓住了他的袖子:“看,她就在那儿呢。”
连城闻言,顺着连熹的目光看过去,人群包围圈里,一个少女提着一盏比她的脸大三倍的莲花灯,远远得朝着他们的方向微笑,花灯的光,印在她的脸上,更加衬托出她的清丽娇妍。
少女周围的人都在欢呼,恭喜她拿了今年灯会的头彩。少女看到他们两人走近,笑容越发荡漾开来。
看着她的笑容,连城觉得自己的心,突然乱了。那颗心不受控制,上升跃起,又加速下沉。他挣脱出连熹的手,扭头跑走了,慌乱的像是遇到了什么鬼怪。“大哥我先回去看书了。”不等连熹回答,连城已经跑远许多。
连熹顾不上跑远的弟弟,以为他只是实在想回家,无奈笑笑就任由他跑走了。他站在原地,等那位拿着花灯的少女靠近。
她靠近,停在他的眼前。
他轻轻说了一声:“春见。”
魏连城逃也似的回到自己的卧房,关门关窗,拿起桌上的佛教诵读,心下焦躁,心上如千蚁啃咬。
也无法入睡,枯坐了一夜,天还未亮,他起身出门,去往郊外的静莲寺。
某一回,他的心不得安宁。于是他去拜访了静莲寺的鉴明大和尚,诉说了自己内心的痛苦,大和尚无他言,回身拿了一卷经书递给他:“回去抄写,心自会安稳。”他拿了经书,日夜抄写,观摩体会,心真的如大和尚所说,安稳下来。
这一会回,他一脚踏入山门,不顾礼仪,不等通报,直奔鉴明的禅房而去,不管不顾叩响鉴明的门。
室内无光,山色幽暗。房门内有声音传来:“回吧,你我已无缘。”
说完,不管连城在门外如何喊,室内皆一片死寂,连城失落而归。
蹒跚步下山道,天已微熹。等他骑马回到魏府门前,远远看见大哥魏连熹等在门口。魏连城第一次没有和大哥打招呼,头一低,不敢看他,进了门。
他的心,已经完全乱了。
那个人,那个女人的脸,一直一直一直,在他眼前晃。
魏连熹见他不言不语走进门,也摸不清头脑,心下纳闷:“二弟可是读书太累了?”
他轻轻摇摇头,往厨房走去,吩咐下人给魏连城送去早餐。
魏连城的早餐自5年前开始,都是单独准备的。
全素食,不得用荤油。厨房的伙计依言给连城送去了餐食,连城一口未进。至第二天晚膳,仍旧是滴米未进。
下人在桌边苦口婆心劝了许久,魏连城终于从书中抬起头来,他看了一眼桌上的素食,对那人说:“给我拿两斤牛肉和烧酒来。”
下人听了心下惊讶的出了门,二少爷这是,准备回归凡俗了?
虽然惊讶,但他还是依言端去了牛肉和烧酒。送完餐时,他在魏连城的门口想了想,抬脚往大少爷魏连熹的房间走去…
来源:逐执网,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