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好文分享之还没开始报复性消费,结果等来报复性涨价!
日今天刷知乎,逛微博的时候,发现都在讨论海底捞涨价的事。
老白不喜欢吃火锅,对这个倒不怎么关注,但发现有这么多人讨论,很好奇到底涨了多少。
微博网友吐槽:
“人均220+,血旺半份从16涨到23元,八小片;
半份土豆片13元,合一片土豆1.5元,自助调料10块钱一位;
米饭7块钱一碗;小酥肉50块钱一盘,过分了啊。”
有网友表示,最近两个人就吃了344元,而在疫情以前算上折扣,两个人消费不到200元。
“工资降了,海底捞涨了,想哭都没有眼泪。”
“我还没开始报复性消费,结果等来报复性涨价。”
纷纷吐槽现在想要在海底捞吃饱,人均消费200是跑不掉的。
海底捞方面承认复工后涨价了,原因是受疫情和成本上涨的影响,自称涨价幅度控制在6%。
我没看明白这个操作,疫情刚过,消费者的信心还没复苏,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先回暖人气么,吸引消费者吗,怎么先来一波报复性涨价...?
不过,也有人认为疫情过后小幅涨价可以理解,“眼下成本都在涨,再加上疫情受到巨大损失。”
有消费者表示,“海底捞有涨价的权利,吃不吃是你们的选择”。
除了海底捞,西贝莜面村(就是那个疫情期间说现金只能维持3个月的那家),也被反映有涨价情况,涨价原因是原材料成本的上涨。
在明星企业的带领下,可能整个餐饮行业都会水涨船高,最后会对消费的复苏带来消极影响。
坦率的讲,我个人感情上不喜欢这种前面遭了灾,所以后面要找补回来的操作。
如果商家都只顾眼前利益,妄想依靠涨价回补损失,必然会抑制消费热情。
原本很多人幻想 " 解禁 " 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出去痛痛快快消费,吃一顿火锅、买一车商品、游一趟景区等。
不过,消费计划还没实现,海底捞、西贝等餐厅就开启了 " 报复性涨价 ",给消费者一记棒喝,要想畅快消费,还是先看看荷包里的钱吧。
而且疫情影响,个人收入也受到影响,无法保持此前的消费水准,不得不暂时克制消费欲望,很多 " 月光 " 年轻人开始认真考虑存钱问题,以应对未知风险。
在海底捞宣布涨价的时候,麦当劳推出了一款周一会员半价桶,消费者蜂拥而至,抢到麦当劳小程序崩盘。
由此可见,广大消费者需要考虑未来收入状况,仔细权衡消费利弊,消费欲望可能受到压制。
商家此时搞 " 报复性涨价 " 策略,虽然是商家的自由定价权利,但恐怕难以获得消费者认同,反会遭到消费者用脚投票,实则并不妥当。
因此,商家要慎重涨价,更好的做法,乃是通过促销让利,与消费者共克时艰,稳固市场信心。
来源:逐执网,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!